English

寓教育于服务和管理之中

1999-11-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陈自宁、张建军 我有话说

近日,北京一位友人到南京参观调查后,一连说出了三个想不到:想不到南京城人流、车流这么大,却不堵车;想不到偌大的南京城里没有一个专职卫生监督员,却很难见到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的市民;想不到南京的血源主要来自无偿献血,其中40%以上是市民街头献血。他感慨地说“走在南京好像进入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据市委书记王武龙介绍,这是南京市多年来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依托社区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看似没人管,其实人人管。南京市已经初步形成了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化的网络。每个社区都有家长学校,共有近500所;每个街道都有市民学校,计48所。从而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步进行。

如果说南京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那么共产党员就是“大学教师”。1997年以来,全市分别由区街党组织牵头,成立了区街两级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或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组织社区内的党组织与居民区党支部广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玄武区后宰门街道太平门居委会与南京军区政治部警卫连常年开展共创一条文明街、共建一个宣传橱窗、挂钩一所学校等“六个一”活动。中央门街道联合驻区单位的党团组织,成立了“党员科技服务队”、“团员创卫突击队”、“帮困爱心服务队”等,参加清理卫生死角、植树种花、宣讲科技知识等活动,共产党员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教育、影响、带动了群众,使社区新风吹遍全市,社区文明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唱响社区文化“四季歌”

南京市委宣传部陈梦娟副部长告诉我们,南京市按人口比例算,练“法轮功”的人数是最少的,全市几百个社区,绝大多数社区里没有它的站点。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社区文化重在建设。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和各基层单位高度重视社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新建、改建了一大批文化设施,包括鼓楼市民广场、汉中门市民广场、水西门广场等近40个,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给古城南京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蕴。

白下区社区歌会、晚会、花会、街会四季不断。秦淮区春有“文化庙会”、夏有“秦淮之夏”、秋有“金秋美食节”、冬有“金陵灯会”,已坚持12届的“秦淮之夏”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的演员和观众每年有近8万人次。玄武区的梅园之春、锁金之夏、丹凤之秋等特色社区文化活动,以及连续10多年开展的“新春乐”系列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大大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下关区建宁路街道开展了“我为社区捐本好书”活动,建成“德育藏书馆”,藏书达16000册。市妇联发挥家庭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举办家庭文化节,开展了“一二三四五”(每户一个书架、两份报刊、三百册藏书、四样健身器材、五盆花卉)家庭文化工程及楼栋书画展评、家庭运动会等家庭文化活动。鼓楼区今年的“家庭文化节”有驻区40多个单位参加,参与的户数达2000多户。市民们参加了家庭钢琴演奏、电脑操作表演赛、烹调和插花小制作比赛、趣味运动会以及服饰、模特表演赛等活动,红红火火。

社区内的各种业余文化组织功不可没。莫愁越剧团的演职员来自各条战线,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自掏腰包添置行头,无偿为群众演出。莫愁扬剧团成立已有10余个年头,每年演出300天左右,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架起党心民心的连心桥

今年,南京市鼓楼区不再向街道、居委会下达创收指标,区财政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拨给各街道和全区173个居委会,使街道、居委会与“亭棚经济”分手,极大地强化了其社区服务的功能。现在,全市各社区都有几十项各具特色的社区服务项目。

在社区服务中,经常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在光华园老人公寓,我们看到:几十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在各个房间,与老人们热热闹闹地聊着各种话题,欢声笑语不断。这是金陵职教中心的志愿者利用双休日陪老人聊天。目前,南京市有204家老人院,其中城区老人公寓70家,家家都有一批固定的共建学校和部队。南京煤气公司有一支由72人组成的“红马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喊出了“宁愿自己多吃苦,也要让百姓夸政府”的口号,每周休息日固定来到共建的居民区,义务为居民修灶、换灶、校表、宣传安全用气知识。秦淮区与空军气象学院在夫子庙开展“雷锋常驻夫子庙”活动。玄武区组织了3.5万人参与的13支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形成了“上至将军,下至百姓”的志愿者大军。目前,全市经常性参加各项志愿活动的青年已超过10万人,成立各级专业志愿者服务队近300支。

为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南京市掀起了新一轮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高潮。据不完全统计,2年来,全市投入2亿多元,共建成社区服务中心53个,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有8个;老人公寓69所、老人活动中心、活动室663个,老年康复中心、站40个,各类便民服务网点6000多个。玄武区成立了面向全市的“市民求助中心”,建立了7所区街社区服务中心,87个社区服务站,真正做到了“社区连万家,情系你我他”。

社区里的企事业单位也积极投身于为居民服务之中,并创出了“月子保姆”、“高楼清洗”、“吉祥丧礼”等服务品牌,还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建材公司部分下岗职工经市妇幼保健医院专业培训,专做伺候产妇“做月子”,目前全市已有200多名产妇接受她们周到的服务,预约登记的家庭更是络绎不绝。江海集团组建家政服务公司,在各社区开辟了首批10个连锁店。去年,南京市近2万名职工通过社区服务实现了再就业。

依托社区,虚事实做

南京人棋高一着,做事有道,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代发展,重心下移。随着改革的深化,社区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适应这种趋势,结合社区建设一道去做,才能落到实处。

社区共建、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的整体优势。南京市通过成立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联席会、党建联席会、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建设管委会等形式,开展多层次的共建和相互服务,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务实。

群众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动员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只有贴近群众,满足群众的需求,才能找准“共振点”,吸引社区群众参与。南京的实践表明,只有寓教育于服务和管理之中,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入家庭、到人头。

虚事实做,必须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南京市社区内的市民广场、画廊、阅报栏、黑板报、图书室等都是宣传文化阵地。它们的作用说明,经济建设和市政建设是城市的筋骨,精神文明是城市的“精、气、神”,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整个城市充满活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